闽浙木拱廊桥在我国闽东北、浙南山区留存着百余座,其具体分布范围大致在浙江瓯江水系以南、福建闽江水系以北的区域内,涉及浙江、福建两省的温州、丽水、宁德、南平、福州五市、十八个县。它以独特的桥梁结构形式解决了木结构大尺度无柱跨越的问题,成为中国木结构桥梁中最具创造性和技术性的桥梁形式,代表着中国历史上木拱桥营造技术的先进和精湛;同时,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乡土文化,是中国山地人居文化的典型范例。

       闽浙木拱廊桥独特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下部拱结构桥体上,它是由短小木构件榫卯搭接形成两种结构体系、并通过上下交叠编织组成大跨度、无柱拱结构,主要包括主拱圈和拱上结构两部分。主拱圈是由单个短小杆件相贯形成的三节苗、五节苗(三节苗、四节苗)两套拱肋系统相互穿插、互相承托,并通过横向牛头、剪刀撑联结成为近似板肋拱的特殊拱结构,它是桥体的主承重构件,也是整个桥体结构价值的核心;拱上结构是辅助体系,起传递荷载和加强主拱圈的作用:这两部分结合形成的桥体结构在整体上近似现代空腹式拱桥,具有一定的结构安全性和科学性。

        这一木拱结构体系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和传统木结构营造技术的巧妙结合,是对中国传统木结构梁柱体系设计思路的突破,实现了中国传统木结构技术在大跨度方面的应用。这种成熟的结构体系与其它民间创造物样,是经历了传承、演变、进化过程之后定型的。纵观中国木结构桥梁史上存在的各类桥梁,发现它们与这种木拱结构体系在构造原理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木拱廊桥木拱结构技术发展的大体脉络经历了“木平梁桥—木斜撑桥一木八字撑桥一木拱桥”几个阶段。闽浙木拱廊桥结构技术处于这一发展脉络的顶端,说明了其结构体系的成熟,它在闽东北、浙南山区的大量遗存,从实物的角度完善了中国木拱桥的构成体系以及中国木构桥梁的整体发展脉络。

    闽浙木拱廊桥也是综合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环境因素的产物。闽浙两省交界处是山高林密、溪壑纵横、气候温暖、水流充沛的山区,区域内的溪流水流湍急、多险滩峡谷,这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古代桥梁设计和施工提出了诸多难题;同时,该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成了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社会情况,缺乏建造石拱桥的经济能力;因此,闽浙木拱廊桥可以说是古代工匠在有限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利用简单的材料、工具,创造出的解决大跨度、防山洪冲毁等问题以及克服施工困难的桥梁,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受自然地理环境限制,闽东北、浙南山区中适宜居住的用地较为缺乏,村落大多沿着溪流边的谷地分布,木拱廊桥成了周边村落极其重要的交通设施和公共建筑。木拱廊桥一般建于村落水尾或用来连接山涧古道,其选址主要考虑交通便利、风水地理;它还是山居乡村生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融入了山地人居的多方面功能以及乡土文化:一是传统地理风水功能,木拱廊桥的存在满足了乡村民众对村落环境营造、聚财消灾、旺丁兴族的需求;二是信仰空间功能,乡民在廊屋中设置神龛、供奉神祗,举行祭祀活动;三是聚会集市功能,乡民将木拱廊桥作为乡村民俗活动的载体,在廊屋内及周边开展传统民俗活动以及集市交易等。由木拱廊桥所形成的功能文化空间对增进民众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是对木拱廊桥文化遗产价值的延伸和升华。

      闽浙木拱廊桥是山地人居文化的杰出范例:它在取材、选址、施工等方面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特征见证了古代山民长期与自然协调、斗争的互动过程;它是闵浙山区延续至今的风水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村落中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空间场所,是古代山村社会结构、经济组织、自我管理等乡土文化的映射;闽浙木拱廊桥的存在和保护虽然承受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但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