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泰顺过年风俗》全文阅读
作者:薛一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942  更新时间:2004/3/10 0:43:19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写在前面

    我们现在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元”字原是“第一”和“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但在历史上,元旦到底指哪一天,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规定。1911年,始将大年初一由元旦改称为春节。虽统称“春节”,但山城泰顺的乡民们仍习惯称春节为“过年”。
    元旦佳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各地百姓们欢度春节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年节风俗。它们有的已消失了,有的仍然存留,延续至今。泰顺各地的年节风俗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据调查掌握的资料来看,依笔者“井底蛙”之见,县内年节风俗之所以有差异之处,是否主要是受始迁地、民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年的经历,但对于过年风俗有过调查和研究的,却不会有太多。作为山城泰顺大山之子,我们是否应当了解或者调查、研究与我们的生存家园血脉相、不可分割的乡土文化。我私底下想,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做一些调查,不用几年,我们就可以收集到一大批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料了。
    笔者的这些调查文字实属粗俗之作。俗话有“抛砖引玉”之说,那么,恐怕我的这些文字连块“砖”都称不上的。不过,我却又心存有“过分”之嫌的念头,那就是希望能引动大家,一起来调查、研究我们的乡土文化。
    如果我的这份调查资料可以让您耐心地读完,在感谢之余,我还有个希望得到您指教的愿望!



    壹    年前扫尘


    “有钱没钱,洗洗过年”。 无论贫穷富有,在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全家出动,将厨房、厅堂等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箱笼橱柜、墙角床底也要除去积年尘垢,这就叫做“扫尘”。扫尘时特别要将烟囱掸干净,因为灶神在二十四日回归天庭时,是化作一道青烟从烟囱走的,当然得将他的“行走”这路打扫干净。
    据载,扫尘这一春节习俗,在我国已有四千余年历史。到唐宋,年终扫尘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做之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裁:临安过春节,“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明代的《大戴礼》中,还把岁末防尘规定为一种礼节。旧时,再忙人家也要做清洁,将室户垃圾一扫而光,寓扫除晦气和霉运,迎接新年的好气象。
    据县内一些地方的传说,认为灶神走后,人间门户的事情并非没有天神掌管,玉帝又会派神下来代灶神打理几天“政务”,而这位天神非常讲究洁净,如果怠慢了他,他也会像灶王一样回去向玉帝打小报告,人们则要受到玉帝的处罚。所以在灶神上天,天神到来之前,一定要将门户打扫干净。
    扫尘的日子视祭灶神的日期而定,如三魁、雅阳、龟湖、岭北是在腊月二十九祭灶神的,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左右扫尘。下洪等地,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则从腊月十六开始就要进行扫尘。总的来说,必须要在灶神回天过年之前,进行一次扫尘。
    扫尘这天,泰顺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关于除旧迎新的习俗。下洪贝谷在扫尘这天,如果是年家里小孩不大平安,即俗语说的“不听话”,就要在衣柜中翻出一顶孩子戴过的帽子扔到山头上去。洋溪、司前一带则找一套孩子穿过的衣服扔到溪里随流漂走。希望旧岁能带走不吉利的事情,在新春来临之际,让好运降临。
    扫尘习俗,虽然很多内容都充斥着人们意愿中对美好祈求,但也不乏现实意义,经过打扫,灰尘脏物四布的宅院顿时变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显得气象一新,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



    贰    办年货·过年食俗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非春节莫属,饮食也最为丰盛。山城乡民在小年过后,着手置办年货。泰顺各地赶集的日子不一,有的地方是逢三赶集,有的地方则每七天赶一次集。但是在腊月二十八日这天是专门为大家置办年货而设立的赶集日。山外的南北货、山里的土特产等等,可谓是堆积如山,人流如潮涌,过年的气氛随着置办年货的热闹场面已越来越浓。
    商家店铺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下午就早早地关门打佯,回家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初六、七才恢复经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用的必须物品,如鱼肉果蔬、烟酒糖茶、香纸蜡烛。小孩们也要拉着大人的衣角,跟他们到集市上缠着要买自己喜欢的糖果,然后抱回一大袋,足够解馋一段时间了。对于小孩来说,他们之所以喜欢过年,或许除了在正月里可以不受大人的打骂外,最高兴的就是有自己喜欢的“过年货”可吃了。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节饮食更是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民俗。我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米粮是人们的主食。泰顺乡民更是在“米”上大做文章,创造了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如罗阳的婆饼,泗溪、三魁一带用免子熏制的腊肉,龟湖一带用猪肉熏制的腊肉,仕阳、雅阳等地麦芽糖,等等。
    大凡到过山城并上过山城饭店酒楼的人,无不盛赞山城那独具风味的亦饭亦菜的“婆饼”。据说,制作婆饼很费功夫,须先将上等大米浸透,磨成浓淡适度的米浆,摊在烧热的平底锅上煎成一张厚薄均匀的完整饼皮,然后取出一张饼皮摊平,披上一层由碎精肉、香菇、木耳、虾仁、干贝、花生、芝麻、蛋丝、葱白等做成的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如此反复数遍,然后卷成长条,压扁,置于平底锅上文火煎烤,于是就有一种悦耳的“”吱吱响声发出,令人食欲大增。等烤到通体金黄,喷香酥脆时,便可取出切段,摆放在浅口大盘中,端到席上,才是一道香气四溢、叫人垂涎且名播遐迩的婆饼。
    食用婆饼也有讲究。夹取须用羹匙兜舀,用浅盆或薄碟子承接,小心别让它散开。否则,馅心就会从饼皮中脱出,皮馅分家,失去婆饼特有的风味。这样,就会如同打击乐中锣鼓铙钵分开打,不成调调。用时更忌性急,须缩唇嘴牙,小心啃下一小块细嚼慢咽。否则,就会烫嘴伤喉,憋出眼泪,使你当众狼狈尴尬,也有伤风雅。
    婆饼又叫薄饼、包饼、烙饼。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山区一些单门独户的人家,白天男人们下地耕作,青年妇女也去帮忙,只留下老妪看家。她们闲得无聊,就想弄点东西打牙祭。而在那时候,穷人家掏不出银两买副食的,况且在那边远山区,即使有钱也没地方买。老婆婆们“馋中生智”,就地取材: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米量出一升半升来磨成浆,于是米浆饼里裹菜肴便成了婆饼的雏形。再后来,又经人们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因为这道菜的“发明专利”是属于老婆婆们的,因而便称之为“婆饼”。(田心《“婆饼”考》)
    泗溪、三魁、龟湖、新山一带的腊肉,在做法上大同小异,只是原料不同而已。原料如果是免子,则要取去肥肠和内脏,整只熏制。猪肉作原料的,则取其精瘦部分。用猪肉作原料的腊肉制作方法是,先在灶锅中锅放入大米一斤(按熏制十斤猪肉算),然后在大米之上纵横架设木枝,上放猪肉。灶里烧起柴火后,大米焦而生烟,起到熏制猪肉的作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即可熏制完成,然后凉在通风处,一两天即可食用。
    仕阳、雅阳等地的麦芽糖也是当地乡民们过年的必须品。制作方法如下:先将蒸熟的糯米饭稍凉,温度降到20度左右,再拌入浸过温水的大麦芽,过一夜后,大麦芽中的酵母已将糯米饭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呈粥状。第二天一早,将它放入糖栳(大草包)中,用绞架绞出糖水,分离出糖渣。再将糖水放锅中加热,经过水分的不断蒸发,糖水渐渐粘稠,等到有丝状糖油时,即取出拔拉就成软糖。若煎的时间再长些,糖油就更浓,可拔拉成酥糖。除此之外,还可用糖稀拌上炒米花、花生米、芝麻,制成又香又甜又脆的“炒米糖”、“油炸果”、麻花(绕藤糖)等。
    县内各地农家过年食品虽略有差异,但年糕和汤圆却是乡民都要在年前制作准备好的食品,成为山城乡民过年最主要的地方食品。制作年糕先取大米入饮甑蒸熟, 然后倒入石臼里,用石碓捶打。 粉团需不断地翻动、洒水,以免粘在石臼、石碓上。将米粉团打透后,就把它放到门板上,切取搓成条状,一般为自家食用。或用木制印花板印成块状,印花板雕有花鸟等,年糕上也就印有这些吉祥图案了。此种印花糕贴上红笺后,作为正月拜年用。还有一种冥斋尖,呈“金”字状,作为祭祀用。
    汤圆,是用糯米粉制作的食品,县内又有“丸子”“团子”等名称。因“汤圆”与“团圆”谐音,春节吃汤圆又有“家人相聚,团团圆圆”之意。这是谐音衍化来的寓意,关于吃汤圆为祈愿团圆之意,还有个传说。相传嫦娥奔月后,后羿由于日夜思念而成疾卧床不起,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求见,对羿说:“我是夫人(嫦娥)派来的,夫人知道你日夜思念她。明日是十五月圆之夜,夫人让你用米粉作丸子,团团如月,然后将丸子放在室之西北角,夫人便可降临。”百姓人家为了祈求家人顺利安康,年年团圆,便也在春节食丸子。制作汤圆,首先将糯米用水浸泡后磨成浆,盛在布袋里压在石磨下将水滤下,然后将粉块搓捍成汤圆。三魁一带不作馅,俗称“丸子”;罗阳一般要在汤圆里放油麻、糖等馅料,称“汤圆”。吃起来,有一股清香味,粘而不稠,甜而不腻。



    叁    小年祭灶神


    泰顺有句俗语:“先生不吃冬至丸,长年不吃廿四饭”。说的是在 古时,教书先生在冬至前就要散馆回家,而帮人家做长工的“长年”也要在小年——腊月二十四之前回家开始准备过年。小年,又叫“小岁”、“小年夜”,是相对除夕而言的。小年的日期,南北略有差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有些地方则更早,有“过了腊八便是年”的说法,也就是过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这表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过小年尊师敬长的风俗已经形成。
    小年最主要的是祭灶神。灶神,亦称灶君,唐以后又称灶王。它是中国民间受到普遍信仰尊崇的神灵,上至天子下达庶民,家家户户都有供奉。汉代以前的人,有把灶神作为火神的观点,因为灶的功能主要是用火烧熟食物。而把炎帝、祝融看成火神和灶神,则是后来的说法,因为这两个神话人物乃是战国以后才被确立的人化神。把灶神作为火神,其信仰都是从灶的自然属性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实际作用而产生的。在当时,人们认为灶神是受到敬仰的炎帝、黄帝,是火神祝融变来的,于是把灶神当作掌管饮食的神。
    灶神成为“一家之主”始于汉以后,由掌饮食,进而掌握人们的寿天祸福。人们祭灶,一方面是想通过这一祭祀活动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也是怕灶神给他们带来灾难。《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曰:  “灶君乃东厨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这样,灶王成为玉帝派到各家的督使,专门监视各家各户的言行、大小过错,一旦发现令它不满的行为,就暗地里记一笔帐。待到腊月二十三,它回到天上向玉帝作一次总汇报。
    泰顺关于灶神的传说不太多,流传较广的一种是说有一个叫二丁的穷人以乞讨维生,后来家境渐好,娶了妻子。但他的妻子虽然贤惠,可是长得很丑。时日一长,二丁就嫌弃她了。家里渐富后,二丁就将妻子休掉了,迎娶了村内一个曾与他勾搭成奸的女人。此事被玉皇知道后,放了一把火烧了二丁的所有家产,他的后妻也在火灾中丧生。二丁从此又过上了讨饭的生活。一日讨到一户人家,二丁饿得走不动了,敲了一声房门后,终于由于饥饿过度,晕了过去。凑巧的是,他的前妻就是改嫁到这户人家的。二丁醒后见到自己的前妻,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她,便纵火死了。天上玉皇知道后,觉得二丁有羞愧之心,尚未泯灭人性,便封他为灶神,掌管凡间的香火事务。
    泰顺民间祭祀灶神的日子大多在腊月二十四日,如下洪、筱村等地。也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九(大年则三十,下同),如三魁、雅阳、龟湖、岭北等地。祭灶神一般在白天举行,龟湖有些地方则在年夜饭后祭灶神。灶神的神龛安在厨房墙壁上,一般在民居主体建造完工垒灶后安灶神位,仪式要请尪师主持。尪师要向灶神汇报户主家人的情况,请他保佑平安。灶神龛外的墙上用红纸书写“灶君上天奏好事,香烟落地地生财”,也有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神龛内左右两边书“担柴童子,挑水童郎”。当中写“奏善堂”三字。
    龟湖有些地方祭灶神还有不许女人参加的习俗,这可能跟一个传说有关。据说,灶神是玉皇大帝的第三个儿子,由于太贪恋女色,被玉皇贬到凡间当灶神。所以,女子们都不祭祀灶神。泰顺民间祭灶神,普遍是用三牲福礼(鸡蛋、猪肉、鱼)和茶、酒、年糕等。祭祀时,主人一边添酒,一边还要祈求灶神归天庭后要多说好话,不能将家里的丑事汇报于玉帝。为了能让灶神说好话,有的人家还用糖祭祀,意谓吃了甜,嘴巴甜,说的当然是动听的话了。也有的说,用糖祭灶神目的是为了粘住他的嘴巴,不让他乱说话。据说,用年糕祭灶也有“糊口”之意。这一切都是源于灶神是“一家之主”,人们之所以要祭祀他,当然有惧怕他的意 思。
    相传本有皇帝命的罗隐当年也是被灶神奏上天庭才变成“金口乞丐身”的。民间故事是这样讲的:罗隐本有帝王命,未登上宝座前,母子二人以乞讨为生。罗隐的母亲脾气非常暴燥,有一次为罗隐去村里借物品而村人不借而大发雷霆,恶语谩骂说,如果罗隐日后能成大事,邻里的鸡犬都得见血。此话被灶神听到了,在年底回天庭时便向玉皇大帝告发。玉皇大怒,当即下令废除罗隐的帝王命。天兵天将立于云端要收回罗隐的帝王命,而此时罗隐并不知道自己有帝王命,他见天上雷雨交加,赶紧躲到了床底下,慌乱之中被尿壶堵了嘴,才留下“金口”。
    在下洪一带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本是具有帝王命的罗隐的部下,由于罗隐未当成皇帝,一百单八将最后也落个不好的下场。
    灶神回天庭向玉帝汇报凡间事务后,便要回到凡间打理“政务”。在泰顺,迎接灶神回凡间的日子并不一致。有些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四送灶神回天,然后在腊月二十九迎接灶神回凡间。但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在正月初四这天迎接灶神。迎灶神的日子虽然有异,但迎灶神的场所却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宅子的二楼神龛中摆上三牲等物重新祭祀灶神,期望他在新的一年里能保佑家人平安。



    肆    春联·门神·倒福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指周代始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山城泰顺,春联的内容非常丰富,可贴的地方也很多,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斗方等。在很多地方还流行贴“花字”春联,所谓“花字”就是依据动、植物形体来书写。“花字”春联不仅字名内 容有喜庆内涵,而字之形体亦有吉祥的象征。
    春节期间,还有贴门神的习俗。有的是贴门神画,简单些的则将门神的名字写在红纸上。山城门神信仰一般为神荼与郁垒,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神茶、郁垒是传说中能捉鬼的神灵。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到了唐代,又开始奉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为门神。这当中有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常听到卧房外面拖砖掷瓦,鬼魅呼叫。闹得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夜不安,他很害怕,把这事告诉了群臣。秦叔宝出班奏道:“臣生平杀敌如切瓜,收尸像聚蚂蚁,还怕鬼魅吗?愿和尉迟敬德全副武装立宫门外把守。”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为了免除他们两人每天守夜不睡觉的辛劳,于是画两人全身像,手持玉斧,腰系鞭、链、弓、箭,威风凛凛,一如平时,贴在各层左右门上,邪祟从此绝迹了。后代沿袭这个办法,把二人画像也当了门神。
    春节贴“福”字的习俗在山城泰顺较为普遍。“福”字一般写在红纸上倒着贴,取“福倒(到)了”之吉祥寓意。“福神”也是广受民间乡民崇拜的神灵。洋溪、洲岭等地有个传说,一个善良人连走霉运,便在腊月寒冬时一连好几天在树根底下祭祀福神,到了二十九晚,在回家的路上,他捡到了一罐银子。村里有个恶霸,施计骗走了善良人的银子后,也跑去祭福神,由于懒惰不想走路,便让人抬着轿子,自己则趴在轿中,伸出头来沿路寻觅银子,结果被路上的一块石头碰死了。第二天,那位善良人路经此地,没料到福神又将此块石头化成银子赠给了他。可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



    伍    祭百神·头轮香


    我们把十二月称为“腊月”,是有其来源的。商朝时,曾把过年称为“祀”,即指在过年时要祭祀祖先和自然诸神,祭祀活动又称为“腊”和“蜡”。到了周朝,则把“腊”和“蜡”分开来了,“腊”指祭祖先,“蜡”则专指祭祀山川百神。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把祭祀祖先和众神统称为“腊”。古人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的各路神灵各司其职。如此这般,不好好祭祀他们,必将影响到自己的生存劳作。所以,日常生活中,哪方面不顺了,备上供品祭祀一番,希望得到保佑,祭祀的日期并没有专指哪一天。不过,在腊月的二十九左右,家家户户必备牲礼对村内所有神灵进行祭祀。在受祭拜的神灵中,有具有一定声名广受各地乡民信仰崇拜的,也有的只是流行于地方之间的小神。
    在泰顺,乡民们对有宫庙的神灵要用供品祭礼,没有神位的如门神、天地神等,则插几柱香代替。对于有宫庙或有宅户中有神龛的神灵,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九上午祭祀,如三魁要祭祀五显大帝、杨府星君,泗溪等地要祭陈十四娘娘,罗阳要祭千斤岩(灵石),筱村等地要祭忠训王,等等。祭祀祖先的供品要在锅中烧熟,而祭百神则可以用未下锅的祭品,其中缘由,流行于下洪等地的说法是,神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把生的食物化熟了再吃,而阴界祖宗则没有这种“法力”,自然要烧熟了再吃。
    白天的祭神活动,各地是纷繁不一,各路神灵也是行色匆匆,忙于赴宴而弄得不可开交。可是到了二十九日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人们纷纷把祭祀对象转向了路头神。关于路头神的来历,也是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路头神是财神,而财神又分五路,掌管各种财务,所以民间都在二十九日夜里,到叉路口去祭财神,以祈财源茂盛、财运亨通。祭祀时,要在叉口处沿着每条路插“香”,将香火延伸到几十米外。而下洪一带的乡民则认为路头神指“相公爷”,是个乞丐头,手下有三十六徒弟,七十二徒孙,还有“街头牵猴先师”“街尾拉狗先师”“锁喉将军”之称。既是乞丐神,所以在祭祀时最利碰到乞丐,往往倾其所有祭品给乞丐,有的人还在身上准备红包相赠。
    祭路头神,又最忌被路人撞见,才有在半夜祭祀的习惯。如果赶夜人远远看见有人在祭路头神,懂得其中的规矩的,就尽量少发出声音,就算跟祭祀人是亲友的,碰面时也是视如陌路人,各管各的。
    除了在二十九日祭神灵以外,人们心里想,在当天祭祀的人这么多,神灵未必能记住我而授予福祉,便有了正月初一烧“头轮香”的习俗,认为能烧上第一柱香的,求福必多。烧“头轮香”的人惟恐迟于别人,往往在半夜就动身赶路。老者囿于脚力不支,无法山中寺院、“仙翁洞”去求神拜佛的,就到村里小宫小庙中烧“头轮香”。小宫庙中烧“头轮香”的人会少些,赶到大寺院中的烧香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往往是“途为之塞”,人多得“几无立身之地”,再加上香烟弥漫,呛得人直流眼泪。每一处宫庙,“头轮香”只有一柱,亦可谓是“僧多粥少”了,但烧“头轮香”却是人们对神佛虔诚的写照。



    陆    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这是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的年节风俗。人们认为,祖先的神灵会保护子孙,使之兴旺发达。另一方面亦来自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中的“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古人的祖先崇拜主要表现在建庙立祠上,老百姓家中亦设有先祖神龛。每逢除夕,都要把二楼神龛中祖先神位前的香炉请到厅堂中,在八仙桌上摆起羹饭祭祀,以示孝敬和怀念。
    除夕祭祖一般在下午举行。下洪等地的说法是下午属阴,而祖宗也是阴界的人,理所当然要在下午祭祖,如果在属阳的早上祭祖,祖宗是吃不了羹饭的。而交洋的曾氏却沿袭祖居地泉州的风俗,要在除夕上午祭祖,缘由是曾氏的先祖卒于早上。
    祭祀前,同房派的人家各备一份羹饭摆在八仙桌上,一般有三牲福礼(猪肉、鱼、鸡蛋)、米饭、年糕、茶、酒等。祭祀食物也有讲究,龟湖的王氏不许用豇豆祭祖;下洪的徐氏禁忌用田螺祭祖,如果犯忌,后辈生孩子相貌将极其丑陋,目大如螺。在禁忌方面,下洪徐氏还有祭祖时不许小孩哭闹的讲究,这当中有个传说。相传在某年的除夕午后,徐氏的一个先祖便到阳间来赴宴了,可这家的男人在外还没赶回来过年,妇人正在厨房准备羹饭,小孩无人照顾而哭闹不停。这位祖宗便哄劝起小孩来。待摆上羹饭开始祭祀后,妇人又忙其他事情去了。这位先祖只好一边哄孩子,一边就餐。一柱香时间过去了,这位徐氏先祖此时还没吃饱哩。无奈羹饭已撤下,只好饿着肚子回去了。几天后,他托梦给阳间后人,交待以后祭祖千万别让孩子再哭闹了。
    祭品的摆法,各地稍有差异。下洪贝谷要在八仙桌北边摆一只装满米的大碗,碗内置油盏,米中插香,大碗旁放两大碗茶。洋溪富家洋的庄氏族人,则在楼厅祭祖,祭祖有不摆筷子的习俗,因其祖上迁自平阳,据说此俗传自平阳。雅阳塔头底的季氏族人在祭祖时还要请出祖宗画像,挂在太师壁上,为庄重的祭祀活动添加了一份肃穆的气氛。
    在点燃香烛后,要在酒杯上加上酒,然后每隔几分钟再加一次酒。一般要加三遍酒。有些地方也有加五遍酒的,认为“诗有八句成章,酒有五巡之礼。”
    在龟湖郑家庄和仕阳溪东,除夕祭祖则合族到祠堂举行。这种浩大的祭祖场面,更能体现不忘祖宗功德、缅坏先辈的心意。到宗祠祭祖,大家都要衣冠整洁,举止得宜,以示对祖宗的尊重。



    柒    年夜饭·消夜·烧年猪·守岁


    除夕敬天地祖先之后,各家要摆“分岁酒”,又称为“年夜饭”。无论离家多远,都要想方设法赶回家乡和亲人吃上这餐“团圆饭”。在龟湖、洋溪等地,如果家中有亲人没能赶回家吃年夜饭的,家人依旧要给他留一个位置,摆上碗筷,意谓团圆。
    山乡的年夜饭一般是祭祀过祖先的供品经加热后食用,如果是没有经过加热的供品,是不能食用的,否则视为不吉利。就餐时,有些地方还要请长辈先动筷,然后,晚辈后才可以食用。年夜饭还要诸多规矩,如食具禁忌掉在地上;要多讲吉利语,不能说晦气话等。年夜饭的饭菜不能一扫而光,全部吃完,必须得留一些到正月初二食用(正月初一吃素菜)。有些大户人家对年夜饭的菜肴还有许多讲究,如要有年糕(年年高)、菜头(好彩头)、鱼或者芋(年年有余)、汤圆(团圆),等等。
    年夜饭过后,大概在十一、二点左右,还有一餐“消夜”。食物远没有年夜饭丰盛,但依然受到乡民们的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的春节习俗。“消夜”往往与“烧年猪”联系在一起,一边在火坑里“烧年猪”,一边烧“消夜”用的食物。关于“烧年猪”县内有多种说法。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民间在除夕晚上守岁时在灶前火坑(火塘)生炭火埋焚柴头,称做“烧年猪”。传说元朝时,老百姓痛恨统治者,以木头刻成地方官模样,埋于炭火中焚烧,咀咒统治者,从此流传“烧年猪”的风俗。其实,烧“年猪”的是为了埋火种,因为春节家家早起点灯焚香迎财神,怕找不到火种不吉利;而且火也是兴旺的象征,除夕守岁,屋子里点上灯,灶间火烧得旺,暖气溶溶,喻家庭兴旺发达。(周孺子《泰顺传统节日习俗》)
    流行于下洪一带的故事是这样讲的,不知在什么朝代,朝延派下许多监工头,专门监督百姓的劳作。这些监工头非常恶毒。于是在八月十五日这天,大家通过送中秋饼(在饼中藏纸条)约定时间在腊月杀掉监工头。虽然杀掉了监工头,但对他们的的仇恨依然未解,于是人们又在除夕这天,取来树脑代替监工头的脑袋,压在火堆中烧到一定程度后,用灰土覆盖,一直烧到正月初一,表示对恶势力的不满和抗争。
    洋溪一带关于“烧年猪”的故事是这样流传的,在古代,朝延曾派下许多王爷,每人分管九家伙食。一个王爷都有一把菜刀,百姓如果要生火做饭,都要向王爷请求借用菜刀。对于王爷的霸道,百姓们深恶痛绝,于是通过中秋饼传信,约定在腊月某天杀死王爷。
    仕阳也有“烧年猪”的习俗,但却是乡民为了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家里养猪能长膘而产生的习俗。与其他地方的传说显然迥异不同。
    “消夜”又与守岁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食用“消夜”食物的同时,就开始了“守岁”,往往是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守岁有两种含义:在年长的人来是“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在年轻人来说,有为父母延寿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据另一种说法,守岁又叫“守天门”:“很古很古的时候,老天爷看到百姓十分贫苦,便在除夕夜岁交子时的那一刹那间,也就是新年旧岁相交的那一刹那间,打开天门,把天库里的金银财宝撒向人间。百姓必须在这一刹那间拾取,得失只在眨眼之间。早了没有,迟了这些金银财宝就变成了石块瓦片。凡是积善积德、替天行道的人,都有看见开天的机遇。”
    如今,吃年夜饭和消夜的习俗还在继续延续,“烧年猪”和守岁的风俗已不多见了。


 


    捌    压年钱·秧豆芽


    据考证,除夕给小孩送压岁节的习俗,始于宋代。至清代,此俗达到最盛时期。送“压岁钱”的习俗,表示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寄托他们对儿孙的希望。亲戚朋友给人家的晚辈送压岁钱一般在除夕前,家里的长辈给儿孙送压岁钱则在年夜饭过后,有的递到小孩的手中,有的在小孩们睡着后,塞到他们的枕头底下。为什么要把压岁钱放在枕头下呢?据说,那是钱可以驱鬼避邪。除夕这天,由于阴间的鬼都到阳间来吃羹饭了,为了防止小孩受到鬼的侵扰,便在他们睡觉后,把压岁钱放在枕头下。
    小孩们在过年时可以收到大人送的压岁钱,但许多穷苦人家由于欠债还不了钱而在除夕这天东躲西藏,到了半夜才敢回家。乡民们称之为“秧豆芽”。除夕是债主上门讨债的最后一天,一般来说,过了除夕就不许债主讨债。下洪贝谷的忠训庙里有一把铳,当除夕夜过去后,便有人到忠训庙放铳,铳一响,讨债人就得离开村子不许再讨债。仕阳、雅阳一带,穷人为了躲债,隐匿他处,债主上门讨债时,往往提着灯笼照明,就算时辰进入正月初一,如果灯笼不灭,意谓天还未亮,可以继续讨债。莒江一带,债主讨债时间则限于三更前,三更铳响后就不准再讨债。
人们为了在除夕这天躲债,还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谈资。在某村,有一户人家因贫穷还不了债,便躲在粮仓中。因为在方言中,“村”与“仓”谐音,债主来找人时,家人便说人在“仓”里,债主等了又等,不见人从村中回来,又问在村里哪户人家,家人说不知,反正是在“仓”里。债主等不住后,只好悻悻地走了。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欠了许多债,自知在除夕无法还钱了,但债主肯定是要上门来要债的,便对债主说,你除夕来吧,我如数还给你就是。吃过年夜饭后,他便穿上大棉袄,手提火笼,到村口等着。债主入村后,见他站在村口,便问他这么冷的天怎么在这里站着,他说,某某人说好晚上还钱给我,我在这里等他送来的钱还给你呀,只是不知怎么回事,到现在还不来。于是,他俩就一起在村口左等又等,当然是等不到送钱人的,欠债人所说的送钱人根本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他捍造罢了。在这腊月的冰天雪地里,欠债人由于穿得暖和了,又手提火笼取暖,自然不太冷,债主却是被冻得受不了,于是对他说,你要是收到钱了就过几天送还给我吧,我就先走了。



    玖    开门炮


    正月初一大清晨,有放“开门炮”的习俗。《清嘉录》云:“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我们现在俗称的鞭炮,起源于古代的“庭燎”。庭燎指庭院的火烛。古时的烛,用竹竿或苇竿浇油而成,每烧到一定时刻,竿内空气受热膨胀就会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清脆声响。由于“庭燎”所用的烛是竹或苇竿做成的,故后来有“爆竿”、“爆竹”等称。到了宋代,发明纸裹黑火药的“爆竹”。人们将“爆竹”用药线串联,因其形而谓之“鞭”,所以又产生“鞭炮”之谓。为什么又有“爆仗”之称呢?那是因为在唐代末年,官方开始把黑火药用于打仗。故从那时起,“爆 竹”又称为“爆仗”。
    春节放鞭炮,据说是其发出的声响能驱散凶物。传说古时有一种恶兽叫“年”,非常凶残,每逢除夕便窜出山林吞噬人畜。人们发现,只要燃放鞭炮,“年”就可以被吓跑,所以便有了过年放鞭炮的风俗。洋溪流传着一个关于“开门炮”的故事。说是村内有一个穷人由于连年不顺,在除夕夜这晚为来年营生无着落而苦闷睡不着觉,于是在半夜到屋外放起鞭炮来。村里人都被吵醒了,都说,“穷鬼起来了”、“穷鬼怎么这么早就起来放鞭炮了”。结果,从那年开始,穷鬼真的“起来了”,遇到了贵人,做起了生意,家产日盈,彻底告别了贫穷。这个当年的穷人认为是得了左邻右舍的“好口彩”,而乡人们则认为那是穷鬼在正月初一一大早就起来放鞭炮,才家的。于是,从那以后,大家都在正月初一争相起早放“开门炮”了。
    既名“开门炮”,正月初一开大门也是有讲究的。门要由长辈来开。在这之前,要根据长辈的出生年份和房屋的坐向来择定开门的吉利时辰。开门时,是先开左门扇,还是先开右门扇亦有讲究。龟湖一带,不仅要放“开门炮”,还要到地主宫内打起大鼓,称为“打头通”。



    拾    拜年·祝寿


    正月初一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见面后互相拱手抱拳祝福对方,“新春快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有的晚辈还给长辈行下跪礼,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旧俗拜年的日子,还各有讲究,如仕阳、雅阳、龟湖等地,就有初一妇女不拜年的习俗。拜年大多都要拿些物品相赠,龟湖等地拜年时,都要以“长寿面”和年糕相赠。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年青人事业顺利,“年年高升”。
    关于为什么要在正月互相拜年,还有一则传说。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猛兽,专门在腊月三十晚上出来吃人。人们非常惧怕它,为了防止被“年”吃掉,人们腊月三十晚都紧闭门窗,在家里守岁。直到正月初一天亮后,大家才从屋里出来,见到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未受到“年”的侵扰而相安无事时,便互相祝贺。
如果是年前刚结婚的年青人,正月里,新郎就要去丈人家做女婿,所以县内很多地方又称女婿为“年婿”。“年婿”要担盂担到丈人家,盂担内放猪肉、干面、年糕等。在丈人居住的村子里,“年婿”要将盂担内的物品分给众亲戚,亲戚们要轮流请“年婿”吃饭。在有些规模较大,家族人丁兴旺的村子,还有一直请“年婿饭”到二月二的。
    山城泰顺正月拜年还有另外一种内容,那就是祝寿,本质上与拜年相似,有些地方还有拜年即指祝寿的说法。祝寿是指人到了五十岁或五十岁以上,年龄又逢十的,如花甲寿指六十岁寿诞,古稀寿指七十岁的寿诞,耄耋寿指八十岁寿诞,这些寿诞比起被称为过五十岁“孩子寿”的要隆重些。因为过寿是指五十岁以上逢十而举行的,所以泰顺又称为“做十”。凡准备办寿酒的寿主,其女儿及嫡亲在上年腊月下旬先送猪脚或猪肉,至办寿酒日,再送寿面、年糕、寿字或对联及衣服鞋帽等。邻里弟兄多是数人合送一件礼物,如匾额之类。旧时,对富贵而寿高者,女婿或亲友常送金字匾额(俗称牌板)、金字联板,有的还为寿者撰寿序记入谱中。
    在有些地方,祝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老年朋友们给过寿的寿星祝寿的,大家都提着火笼去祝贺,称为拜“火笼年”,过几日后,寿星要回请这些亲友。另外一种是晚辈向寿星祝寿的,主人就在厅堂摆起糖果桌,泡上糖茶招待。
    在仕阳,村里众寿星还要会合起来,到各户人家回拜,称为“初一拜年初二还礼”。有些富裕人家为答谢大家,还要大办晚宴,烧几十个菜,一直吃到下半夜方休,叫做“暖寿”。



    拾壹    正月十大生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但在正月初七这天,却是中国所有人共同的生日。不仅人有正月有这么一天共同的生日,鸡呀、狗呀,也都有它们的生日。在人生日这天,乡民们都要好好吃喝玩耍一天,更不会到田间劳作。鸡、狗生日这天,大概也就不会出现“鸡飞狗跳”了,人们不仅不能杀它们,而且要好好的“款待”一番,多喂些食物。这种习俗来源于女娲创世的传说。传说女娲创世时,先造了一些小动物。第一天造出来的是鸡,所以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问礼俗》中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在泰顺,正月牲畜的生日有异于以上的记载,三魁一带的正月初一到初七分别是:“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羊日,初四为免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豕(猪)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少了马,多了免,这或许是跟山城泰顺没有养马的习惯有关系,而免子则是乡民们养殖的家畜,从而代替了马。
    正月初七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据记载,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始重之。人日这天,有的人家还要在居室内烧香,食俗方面,有吃长寿面的习惯。初八则是谷日,禁忌煮饭。初九和初十分别是天日和地日,天日亦是玉皇大帝诞辰,有斋天之俗。
    人们还运用这十种事物来占吉凶,十种事物所代表的当天之阴晴,预兆十种事物的丰歉、荣枯等。此俗在《辽史》中有记载:“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马、六牛、七曰人日,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人日”这天的阴晴最受人们关心,如果当日天阴,主不吉,家家户户就要烧香拜神佛,一直到二月二止,祈求平安顺利。



    拾贰    岁时禁忌


    在传统观念里,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情境变化,不论做什么事,都须遵循特定的要求,以达趋吉避凶、祈求福佑、万事顺利的美好意愿。岁时亦和其他节日一样,有着名目繁多的禁忌。
    泰顺乡民几乎都有正月初一吃素的传统,或食年糕,或食汤圆等素食。如果要加油烧煮食物,也不能用猪油,得用菜油。流行于县内各地有一句俗语,叫做“初一吃素顶一年的斋戒”,此俗显然是受了佛家的影响。关于正月初一吃素,洋溪富家洋的庄氏人家有这样一个传说(附后)。
    过年禁忌中,最基本的就是口忌了。在正月的头几天,大家的举止言语处处要注意,绝不能骂人,只能说吉利语。正月里,小孩子再不乖巧,父母也不能打骂,尤其是在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人日的源流可以与女娲创世的传说联系在一起。传说女娲创世时,在正月头七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人,所以有初一不许杀鸡,初二不许杀狗等禁忌。正月初八、九、十分别是谷、天、地的生日,初八这天则不许煮饭,初九和初十不许在田间劳作和将秽亵之物暴露屋外等讲究。
    岭北等地在初一这天还禁忌扫地,认为会扫去财运,过了初一后一直到初十,扫地时也要先在厅堂头往里边扫,禁忌往外扫。下洪则禁忌在初一的白天睡觉,犯忌将使使田坎倒塌。
    在泰顺司前、仕阳、彭溪等地聚居的畲族乡民在岁时也有许多禁忌。除夕之夜,每个房间均要点灯一盏直至天亮。有的地方年三十晚还要挑一根椿木,放到灶里燃烧,到一定火候时,用柴灰掩盖着,做为大年初一的火种。这个火种禁忌在初一煮早饭前熄灭,否则会认为是不详之兆。畲族除夕必须扫地,初一至初四严禁扫地。初五早上扫地,把垃圾放在路口烧掉,叫做“送年”。春节、正月十五等日不准骂人,也不能到别人家去借用具、借火种和点灯。


    附:洋溪富家洋庄氏正月初一吃素的传说
    古代,有个姓庄的,是个有名的屠夫,人们称他为“庄屠”。庄屠的刀工非常历害,你要称一斤肉,他一刀下去,不多不少正好一斤。有一天,来了一个寻龙先生(阴阳师的别称),说要买一斤肉,庄屠一刀下去砍下一块肉递给寻龙先生,对方见他没过秤,就问,你怎么不称一称?庄屠说,我庄屠卖猪肉从不带秤,要是少了斤两,我补你一头猪。寻龙先生这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有名的庄屠,于是他便在一边等庄屠卖完肉后,到他家吃晚饭。席间,寻龙先生问庄屠祖上可葬下坟墓,庄屠说,三餐难度,坟地都没寻,更是没钱建坟墓。寻龙先生说,那没关系,我教你一个地方,你只要把金瓶瓮埋在地里头就可,得了此地,明天正月初一你出村时遇到的第一个女子便是你的妻,日后家道更是兴旺。庄屠半信半疑,便也按寻龙先生意思做了。
    第二年的正月初一,庄屠途经一尼姑庵,被一尼姑从门里泼出来的盆水淋了个落汤鸡。正月初一被人泼了一身水,是极不利的,正要发怒,突然想起寻龙先生的话来,虽然此人是我出村后遇到的第一个女人,但此地却是尼姑庵呀,先不理会这么多,进去评个理再说,正这般想着,住持出来了,得知庄屠被庵中的尼姑泼了水后,便唤出倒水的尼姑来,庄屠见此尼姑生得端庄秀丽,不免将寻龙先生的话说与住持听。住持一时为难,便问那个泼水的尼姑,此尼早时也是迫于家中无亲才出家,庄屠为人忠厚她也早有耳闻,正月初一泼了人家的水,又听了庄屠的一番话,便生了返俗之念,但是出家已好几年,一直吃素,总不能说断就断了佛家的斋戒吧,如何是好?住持见此姻缘许是天定,也就不反对她返俗了,对于斋戒,她说,你以后只要正月初一吃一天素便可抵一年。从那以后,庄氏后人正月初一吃素相沿成俗。



    拾叁    龙凤狮子灯·木偶戏


    山城泰顺在正月有舞龙等风俗,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是山乡百姓们一项娱乐活动。这种在正月演出的民间舞蹈的内容主要有舞狮、龙、八宝灯、龙凤狮子灯等,人员从三、四人到十几人不等,人数最多时可达20多人。除了演出人员外,还有吹打队(伴奏)、放帖人等。放帖人先到各村去发放红纸条,通知具体的演出时间,主人便要在厅堂放置红包,以作报酬。演出所得的报酬一般如数分发给演出人员。岭北等地所得的报酬则作为家族内修桥补路的经费。这种舞蹈队到达一个村庄后,首先要到宫庙演出,接着到村内年代最久的房屋(始祖屋)演出,然后依顺序到各家各户。
    正月的各类演出,总的来说,舞狮者居多。“狮子”到达一座宅院后,先要在厅堂尾叩三个头,此时狮子不能张嘴,怕吓倒屋里的香火神。接着到厅堂中心转两圈半,然后依次到厅堂左前角、右后角、右前角、左后角,最后再到厅堂中央起舞,此种形式叫“五梅花”。舞狮动作有跌扑、翻滚、跳跃、搔痒、抓耳等。舞狮时乐队配以乡间音乐,乐声抑扬顿挫,动作协调合拍,生动活泼,维妙维肖。
    舞龙的也为数不少,如仕阳,春节舞龙则是当地的重头戏。据记载,仕阳舞龙的祖师爷是大路头林茂博、林福牛父子俩。演出形式有开龙门、滚龙、戏珠、穿九州、洗龙段等。表演人数一般为10人,另有几个预备擎龙头的人。唢呐吹奏《将军令》等曲调,按锣鼓快慢节奏表演。后来,仕阳舞龙传到了早阳,早阳舞龙灯必先到溪东大路头表演,表示不忘师恩。仕阳舞龙以龙灯过仕水碇步时最为壮观,龙珠忽左忽右,龙头忽高忽低,龙段忽东忽西,随着乐队伴奏的加快,速度也越来越快,龙灯倒映水中,上下翻腾一片,煞是壮观。
    岭北一带舞龙则先在屋前的天地坪起舞,首先在天地坪的四角,形式有点像打井,所以这种在正式演出前的仪式叫“龙天井”。
    舞龙、舞狮的演出人员主要是县内,但在泰顺的周边地区如龟湖,因为与福建福安毗邻,也有从那边过来演出的,福安沙坑的“沙坑龙”在龟湖一带就很有名声。
    八宝灯的内容出于神话。相传王母娘娘庆寿,大摆蟠桃盛会,邀八仙赴宴。龙王未被邀请,心怀不满,待八仙过海时,即兴风作浪,率虾兵蟹将与之搏斗,八仙乃各显神通,最后终于战胜龙王而欢快赴宴。表演形式为演员8人,以丝竹乐队伴奏民间小调进行表演。其起源,据传为清乾隆年间,罗阳一姓潘秀才,赴考落第后家居,见第六年元宵佳节游街只有舞狮、马灯,深感单调,遂与一木匠合作,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题,采20多首民间小调配以唱词,教童男童女8人,用马灯步法,各执以道具边唱边舞,该节目长期流行于罗阳一带。
    龙凤狮子灯流行于罗阳、下洪、岭北等地。演具采用龙、狮、凤、珠、牡丹各二,由12人分别扮演武生、小旦、兵卒、大花脸、小花脸形象。在丝竹锣鼓伴奏下,以舞蹈动作配合演唱进行。相传为下洪贝谷一富户徐承梅善作龙、狮、凤道具,初供小孩玩耍,后用以接神迎佛闹元宵。舞蹈场面近似于马灯。下洪龙凤狮子灯的演出形式有底罗城、外罗城、四角、交剪梢、九连环等。演出器具用用竹篾编成,外边糊上纸张,绘上图案,内置蜡烛。
    木偶戏在泰顺流传历史悠久,约有6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较为盛行,至清代末期,全县约有120多家戏班,极大丰富了我县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泰顺也因此被誉为“木偶戏之乡”。泰顺县木偶戏从业人员之多,演技水平之高,均属全省之首;并在闽东、浙南一带农村集镇享有较高声誉。
    泰顺木偶多系提线木偶,头像每件高约30—50公分,由黄梨木雕成,分生、旦、大花、二花、丑等五种。木偶10多件为一组,经常更换服装、脸谱,可以变换出近百种角色。木偶的左手能上下挥舞,手指灵活自如。提线的装置视角色而定,一般的左手设三条,右手设五条(二条专使手指动作),双脚和胸腹各设一条,头部设二条,武生最多的设18条。木偶身上的提线都装置在一块板上,操作人运用手指的熟练动作,拨动木偶身上的提线,表演出各种细腻而富有真实感的动作。如文人执笔书写、武将拔剑撕杀、娘子梳妆打扮、妇人提壶倒水等;同时还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的表情。泰顺木偶戏早期都唱高腔,仅一人帮腔,没有乐器伴奏。以后流行唱乱弹、和调和京剧。从事木偶戏的艺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还要会唱各种曲调,会讲10多种山区方言。木偶戏的传统剧目,短剧有《断桥会》、《快活林》、《狮子楼》等,长剧有《瓦岗寨》、《西游记》等。(夏碎香《泰顺提线木偶以及明代木偶遗物》)
    春节期间,戏班演木偶戏一般由乡民集资邀请。有些做寿人为祝贺自己的寿诞,也慷慨解囊请来木偶戏班演出,供乡民们欣赏。春节木偶戏演出剧目有《陈十四传》、《大帝爷传》等。有些颇有财力的家族,还邀请两个戏班同时演出,看哪方的观众多过对方,称为“斗戏”。有的戏班还在正式演出结束后,让对木偶演出感兴趣的观众上台替代艺人表演,他们笨拙的手法和功底不深的唱腔往往引起台下观众的阵阵笑声,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拾肆    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春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会。山乡百姓在元宵节举行的活动丰富多彩,使元宵节成为过年即将结束前的又一个年节高潮。
    元宵节最热闹的活动莫过于闹花灯了,县内闹花灯习俗数三魁下武洋最负盛名。每年的元宵节,当地都要举行赏灯活动,远近乡民纷纷赶到下武洋观看火树银花的良宵美景,一时人山人海,呈现祥和、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
    下洪贝谷村称元宵节为“元宵会”,届时村民到洪岭头关帝庙和忠训庙同时举行赏灯活动。关帝庙中有龙凤狮子灯的演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忠训庙中则举行“宫会”,由三十六人集资出钱,准备好三十盏灯笼,分别写上三十人的名字,这些灯笼经过祭祀后,提回家去,可保家庭平安。
    三魁战州则于元宵日,在垂庆宫做“功德”(佛事),乡民云集,宫内摆满斋供,并搭一平台,台上以三叉竹架撑置三五个如小宝塔状的年糕,俗称“物”,最大的可达100余斤,“物”被视为功德道术施聚的精华,谁能获得,即运气亨通,万事迪吉。各村事先组织抢“物”队,当功德进行到傍晚时,三通鼓罢,一首事人上台把“推”倒于台下,抢“物”者遂蜂拥而上,互相争夺。得胜者扛着胜利品急回自己村里,把“物”切成小块分给各户。
    罗阳交阳在元宵这天举行跑马灯表演,人数四、五人至十几人不等。夜幕降临后,沿村表演。村民们通过跑马灯表演,祈求是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宵节还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吃汤圆(也叫元宵),意在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汤圆通常以芝麻、白糖、枣泥、豆沙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球状,或不包馅,用手搓成圆状,用水煮开后,吃起来软滑、可口。在山城泰顺,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并不怎么流行,在仕阳一带比较重此风俗。



    拾伍    二月二


    过年一般从祭灶君,也就是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开始一直到二月二为止,过年高潮部分当数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后的过年气氛已如强驽之末。元宵至二月二,县内各地由于习俗的差异,又分别有不同的节日,如罗阳交洋,正月十三和正月二十二是家族神广泽圣王和广泽圣娘的生日,要举行祭祀活动。雅阳、洋溪等地有留“年婿客”一直到过了二月二为止,意谓过了二月二,也就过完年了。
    二月二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踏青节、春龙节、龙抬头日之称。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泰顺乡民在二月二这天要祭祀土地神(二月二是土地神的诞辰日)和吃芥菜粥。土地神简称“土地”,又称“土神”、“福德正神”,俗称土地爷”、“土地公公”,为守护地方之神。新的一年对于世代以种地为营生的山城乡民来说,尤其重要,春耕秋收,为了能五谷丰登,当然得好好祭祀这位掌管土地的神灵。
    二月二吃芥菜粥不仅是泰顺有此俗,亦是温州各县广为流传的习俗,不同的是,有些地方是做“芥菜饭”,而泰顺则将芥菜和米煮成粥,有“吃了芥菜粥不烂毒(不生疥疮)”的说法。据今时研究,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富含叶绿素及维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故“吃芥菜粥不烂毒”有它的科学之处。
    在二月二这天,乡民们一是要祭土地神,二是要食芥菜粥,祭土地是希望土地神能保佑田产丰收,吃芥菜粥是希望身体健康。也许这对乡民们来说,是两样最宝贵的生存“资本”了吧。只是,祭神求保佑是一种缺少科学知识的信仰而已,而吃芥菜粥却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

进入评论:http://www.langqiao.net/bobbs/list.asp?boardid=10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