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门手艺六代传
作者:薛一泉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7521  更新时间:2006/9/12 21:05:17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去年做了300多个鼓

  每年端午节,除了包粽子之外,在平阳、瑞安等地最大的习俗活动恐怕就是划龙舟了,而那些龙舟上声震两岸的大鼓,有很多便来自李氏制鼓世家。

  李孙模(32岁):每年端午节前的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干。有很多人都是在端午节前两三天来买鼓,我们只好在端午节前一两个月就把鼓身做好绷上鼓皮。待人家来买鼓了,只要钉上鼓钉就可以用了。不然,在订单多的时候,那么多的鼓在几天之内根本做不出来。鼓钉是竹子做成的,用铁钉代替倒是方便,但铁钉会生锈,影响鼓的使用寿命。做竹钉也很费时间,要用刀一刀一刀削出来。为了去除水分,还要在锅里炒过。看起来这是件小事,但没有炒过的竹钉水分多,会影响到鼓面的松紧。

  据李孙模讲,他们家去年做了300多个鼓,其中大部分是划龙舟用的鼓。今年到目前为止,也做了200多个鼓了。其中最大的一个鼓,鼓面直径有1米多,卖了近1万块钱。大鼓的钱可不好赚,没有过硬的手艺,“你不敢接,人家也不会给你做。”李贻锥插言道。

  ▲李孙模说这把尺是绷鼓艺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牛皮上按规格选料

  ▲李氏制作的鼓

  祖传手艺难割舍

  李氏父子告诉我,他们一家对绷鼓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李孙波、李孙模和李孙昌兄弟3人如果到外面做生意或从事别的行当,收入肯定比绷鼓高,但他们心里都割舍不了对绷鼓的留恋。李贻锥说,他虽然没有明言说让3个儿子放弃绷鼓去从事别的行当,如果他们丢下这门手艺,他也不会阻拦的。李氏三兄弟没有放弃绷鼓,他们选择了一条两相结合的路子,白天到镇上的工厂里上班,夜间帮父亲绷鼓。李孙模说:“这是祖传下来的手艺,丢掉了可惜。”他认为目前的状态是可取的,既增加了收入,又继续着祖传手艺,虽然累点,他们倒也没有怨言。

  绷鼓不仅要求头脑活络经验丰富,而且对体力上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做好鼓身绷上鼓面后,用麻绳绑住牛皮和鼓身底部临时搭置的木条,用小木棒绞紧绳索,然后再用大铁锤敲打木塞。

  李孙模:打木塞很累人的。我吃过几碗饭开始打,没敲几下肚子就饿了。我的弟弟以前体力不如我,连那铁锤都举不起,更别说让他敲木塞了。遇上忙的时候,累得饭都不想吃,只好临时雇几个人帮忙才把鼓赶制出来。不过,后来我们有了改进,用千斤顶来代替人力,这样不仅人轻松,也省了不少时间。用千斤顶只是工具的改变,绷鼓手艺本身还是一样的,并不影响鼓的质量。

  但李氏父子的绷鼓行当还是发生了些微变化:一是非专职从事此行,时间分配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二是在工具使用上有了改进。他们为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作出努力,但始终没有离弃这门传统手艺。当一门手艺成为一个家族世代延续的骄傲时,其成员是很难割舍对这门手艺的感情的。

  李氏制作的鼓有专门的字号,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商标,叫“李益顺”。这个字号已经传了几代人,在经他们制作的每一面鼓上都用毛笔写着“李益顺”三字,这是传统行业在竞争中的产物。对买鼓人来讲,买“李益顺”的鼓是一种认同;对手艺人来讲,每做一个“李益顺”的鼓便是一种责任。买卖两者之间就靠“李益顺”三字建立了信任。从始至今都如此,大家到李家买鼓,不管认识或不认识的,都是冲着“李益顺”这个字号去的。

  访谈结束时,李孙模给了我一张名片,上面清晰地写着“平阳县益顺造鼓厂厂长李益顺”。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