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门手艺六代传
作者:薛一泉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7519  更新时间:2006/9/12 21:05:17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鼓面的牛皮靠绳索绷紧,然后塞上木塞,用铁锤敲打。

    “这些年啊外面的世界变化真大,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闯天地去了,我就守着这门手艺到老了。”这是我在乡间采访一位制鼓艺人时他对我说的话。

  “外面的世界”变化固然很大,但对这位艺人生活状态的影响好像并不是很大。也许他并不想改变什么,所以才说就伴着这门从事了几十年的手艺一直到老了。至少到目前为止,制鼓这门手艺还不至于让他饿肚子,一年做一两百个鼓在乡间过过日子是绰绰有余的。

  像制鼓行当一样依然活跃在乡间的传统手艺已经不多了,政府部门也在这两年来开始重视民间优秀手工艺的保护。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从温州各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温州许多地方依然有制鼓这个行当的存在。目前,虽然还有一些老艺人固守着这门手艺,乡间市场也还需要这类产品,但可以预见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的变革对制鼓这一老行当的影响仍会是巨大而无情的。

  两地寻访制鼓人

  今年8月上旬,一批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历史文化考察团成员,在泰顺考察时曾特意到雪溪乡柳溪村寻访制鼓艺人。在公路的对面也就是一溪之隔的老宅院里,有胡昌盯师傅的制鼓作坊。老房子与公路之间的交通靠一条建于清代的碇步,如果在老作坊里制作大鼓,完工后搬到公路上来装车比较麻烦,所以他临时将作坊搬到了公路边的新房里。

  当时胡昌盯师傅正在制作一面大鼓。这个大鼓是胡昌盯师傅近年来制作的最大的一个鼓。鼓面直径1.5米,高2米,是外地一个寺院约他做的,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售价5000元。他所在的村庄柳溪村目前还有三四个艺人仍从事这门手艺,但其中长年在做鼓的,也只有胡师傅一人了。这是去年我采访柳溪村制鼓艺人了解到的情况。

 

  ▲泰顺县雪溪乡胡昌盯师傅制作的鼓。鼓面直径1.5米,高2米,花了他近一个月时间。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