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塘河岁月长 千年流到今
作者:吴松弟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2808  更新时间:2006/5/17 22:15:43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水息息相关;水也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灵气,承载着人文历史中的诱人亮点。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十九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此前,在3月9日全国第5个“保护母亲河日”之际,我市高校的300余名学生又组成志愿者队伍,沿着温瑞塘河开展“徒步母亲河”活动,感受母亲河的现状。

  在这一片“水”声之中,令人无比怀念流淌千年的母亲河的源头——它最早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内涵深厚的塘河文化。

  值此之际,瓯越·风土特推出本专版,以飨读者。——编者

  ▲赛龙舟 叶剑平 摄  
▲秀丽的塘河风光 张声和  
▲耸立在塘河边的白象塔 张声和 摄

  
▲河街上的人家 
 ▲塘河埠头 张声和 摄

  
▲丰富多采的民俗文化活动  
▲樟岙村头河口处 叶剑平 摄

  吴松弟

  温瑞塘河是温州人的母亲河,它由早期的海塘演变而来,形成于东晋,流经千年岁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瓯越儿女。

  早期海塘演变成塘河

  温州位于强潮海岸,自人类定居在沿海平原之日起便产生了修建海塘拦阻海潮的需要。因此,温州历史上的海塘修建活动极为频繁,虽然古方志上主要记载明清的海塘修建活动,但这并不能证明温州的海塘修建开始较晚,或者早期的海塘规模较小。宋代以前的海塘未能引起后人注意的原因,在于这些海塘随着海岸线的后退,不再需要靠它们抵御潮水,逐渐演变成为仅供航行和灌溉的河流,即通常所说的“塘河”。

  温州早期的海塘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塘河颇多,如横河埭—沙塘、坡南塘、东塘,都是早期的海塘,后来都演变成塘河。在温州的海塘中,修建最早、长度最长的海塘,无疑要推南塘和万全塘。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温瑞塘河和瑞平塘河,至今仍是温州地区最重要的可供灌溉和通航的人工河流。

  今天流经温州—瑞安两个城区之间的温瑞塘河,是一条略成南北走向的河流,宋代称为南塘。南宋初,曾在瑞安任职的袁燮,记载过乾道年间(1165—1173)的南塘状况:瑞安“邑濒海,潮坏民田,筑塘以捍之,河行其中,盖永嘉、瑞安大河之支别也”;塘河外有海涂,“有势力者,围塘外涂地为田,而穴塘引河以溉”,而“塘日穿漏,则无以障海矣”(《尚书黄公行状》)。据此可见,南塘最初是作为海塘而修建的,乾道时部分塘堤仍然具有拦阻海潮的作用;南塘内侧是河流,所谓“永嘉、瑞安大河之别支”,指此河流经永嘉(今温州市城区)和瑞安之间,北南两端分别与永嘉的瓯江和瑞安的飞云江连接。

  南塘的两个组成部分

  塘堤与塘河是南塘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修塘堤为了拦阻海潮,塘河则是南北向延伸的塘堤和东西向奔流的自然河流垂直相交的产物。人们出于灌溉的目的,将自然河流的水引入塘堤的内侧,海堤正好也起了拦河的作用。人们还在河水的另一侧筑上长堤,于是就形成一条可供行船、灌溉的运河。拦阻海潮的塘堤和可供灌溉、行船的塘河,共同构成南塘的两个部分。由于温瑞平原各地的成陆速度并不一致,南宋时温瑞塘河南段以东的某些地区仍然是海域,拦阻海潮仍是南塘最重要的任务,故袁燮称其为塘(南塘)而不是河(温瑞塘河)。以后,随着平原规模的扩大和大海的远去,海塘的作用消失了,两大部分只留下今日可供通航、灌溉的塘河,于是“南塘”之名隐而“温瑞塘河”之名显。

  塘河两侧塘堤所用建筑材料的区别,以及塘河与自然河流大相径庭的流向,可以证明以上推测的合理。据《瑞安县地名志》,温瑞塘河东岸为叠砌陡直的石路,高2米—2.5米,西岸则是泥埭,基本建筑材料是泥土。如果塘河只是人工开挖的运河的话,河堤的建筑材料有必要做这种区分吗?今天的塘河是历史上塘河的延续和发展,答案只能是:东侧的塘堤最初是海塘,要阻拦海潮必须用坚固的石头作建筑材料,西侧的塘堤只用来束缚塘河水,不妨用泥土建筑。就河流而言,温州的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天然河流均发源于西部山区,自西向东流经平原注入大海,河流的流向与海岸大致垂直相交;而温瑞塘河仅在温州—瑞安之间的平原上南北流淌,流向大致与各天然河流垂直相交,而与海岸线相平行。温瑞塘河这种与天然河流完全相反的流向,除了将它解释为古人修建海塘以后形成的产物,很难有其他的解释。而且,历史文献中没有开挖温瑞塘河的任何记载,温瑞塘河长近40公里,如果是为灌溉和通航特意开挖,由于工程量不少,文献中不可能不留下记载。

  南宋人徐谊关于平阳县内的海塘沙塘兴修过程的一段记载,不仅为以上关于南塘由海塘和塘河两部分所构成的推测提供了佐证,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海塘的修建过程。南宋绍兴年间,飞云江南岸平原在地方官和乡绅的主持下,将各村落独自建的埭连接成统一的海塘沙塘,并创设陡门和其他附加设施。于是,在南岸平原,“上蓄众流,下捍潮卤,有沙塘为之城垒;潴其不足,泄其有余,有陡门为之喉襟”,形成完善的水利系统(隆庆《平阳县志·艺文》)。用以“下捍潮卤”的是海塘,用以“上蓄众流”的是塘河,而作为“潴其不足泄其有余”的“喉襟”自然是陡门。根据这条资料,我们可以想到,宋代温州沿海建设海塘时已充分考虑到拦海潮和蓄水灌溉、排泄积潦等多种功能,而这一复杂的水利系统往往是同时兴建的。虽然目前尚无法得知历史上最早的海塘,包括南塘,是否一开始兴建就考虑到以上的多种功能,但可以肯定这一传统可以上溯到宋代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其实,浙江很早就开始兴修兼具蓄淡灌溉功能的海塘,陈桥驿先生的研究表明,绍兴地区的海塘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蓄淡灌溉,而绍兴零星的海塘兴建早在东汉年间即已开始(《古代鉴湖兴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地理学报》1962年第3期)。

  南塘初步形成于东晋

  根据徐谊的记载,我们可以想到,至少在南宋以前,温州平原的海塘建设,往往经历各村落先自行筑小土堤(埭),尔后各村再连接成较大规模的海塘这样的过程。温州沿海属山地海岸,港湾众多,沿海平原早期的成陆往往首先从一个个小港湾开始,在港湾填平以后才会出现大面积的成陆区域。宋代以前,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速度相当慢,成陆区域大多在各个港湾内,各村落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较小规模的海塘“埭”。当成陆过程由港湾以内演进到港湾以外,在人口增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才需要并可能修建较大规模的海塘。

  历史文献缺乏南塘始修年代的记载,即使宋代博学广闻的温州籍大儒陈傅良,也说南塘“不知起何时”(《止斋集》卷39《温州重修南塘记》)。石岗陡门是南塘中段的主要排水口,陈傅良说元丰四年(1081)已有人作《观石岗陡门》诗(《止斋集》卷39《重修石岗陡门记》),可见南塘至少在北宋中期以前已经兴建。《嘉靖瑞安县志》卷2说石岗陡门,“自建县即有”。瑞安建县于三国吴,当时称罗阳县,有理由推测在北宋以前较早的时代南塘就已形成。

  温瑞塘河南连瑞(安)平(阳)塘河,两河长达百里,唐宋时因河中盛开荷花,又有“百里芳”之称。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永嘉郡(温州前身)太守,唐宋有关“百里芳”的记载往往提到王羲之。南宋《方舆胜览》卷9瑞安府(南宋后期温州改名瑞安府)“百里荷花”条引《郡志》:“自(今温州城区)百里坊至平阳屿一百里皆荷花,王羲之自南门登舟赏荷花即此也。”唐人张又新赋诗记王羲之出游:“时新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张又新生活年代距王羲之生活的东晋只有三四百年,张又新的诗可以证明《郡志》所载必有根据,据此估计南塘在东晋时已经初步形成。

  (本文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作者为温籍(泰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日本大阪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的客座研究员。)  照片除署名外均选自《温瑞塘河文化史料专辑》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